返回上级

如何读懂老子的《道德经》?

秋水 2017-7-5 1:16:15 673

大字 小字
        最近在研读老子的《道德经》,没有译文的情况下来读这本巨著确实费劲,对很多内容都是懵懵懂懂。于是找来了南怀瑾老爷子的《老子他说》作为辅助材料,算是才入了个小门。
        但还远远不够,读的越多,越发现内容理解不透。于是编查各种资料,发现了一篇高价值的文章,对我继续阅读《道德经》启发不小,今天分享给大家一起学习。

        如何读懂老子的《道德经》?
        欲读懂老子的《道德经》,必须要先了解老子所处的时代(春秋)的社会情况,从中才能找到老子的思想来源的现实基础。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繁荣强大的西周和战乱不息的东周都对中国社会制度的变迁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上都产生了极其深厚的影响。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朝起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西周的统治很有特点,主要有四大制度:封建制、宗法制、井田制与礼乐制,对以后的中国社会有很大影响。西周文化中所包含的各种典章制度、礼乐制度和思想道德规范,则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思想、政治基础和儒学思想的源头,影响了周以后近3000年的中华文明史。
        但任何一种制度,都是因时应地的产物。因此无论它制定时多么严密和规范,随着时空的易变,如果一成不变,或没有因时应地进行及时调整,都会从当初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积极作用转化为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和民不聊生的罪魁祸首。所以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真是一语道破人国家兴亡天机,一语道尽人间千古愁怨。
        公元前770年,因为内乱和犬戎频繁入侵,周平王被迫将国都从镐京迁至洛邑。因洛邑在镐京之东,此后的周朝史称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史称春秋。"礼崩乐坏"(出自清章炳麟《与简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是对东周时期社会制度逐渐被废弃的一种形象描述。而"春秋无大义"则是对东周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文思想混乱的形象描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上以井田为特征的公有制土地所有制逐步解体,出现了土地私有化的趋势。势力强大的诸侯开始变王田为私田,不再对土地进行分封,并逐步建立起相应私有制土地制度及相应的赋税制度,如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相地而衰租等等。
        2、政治上强大的诸侯开始建立直属于君王的郡县制,行政权力不断下移,变分封制为郡县制,这些都反映了西周建立的封建制正式向解体。
        3、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周天子无力节制分封的诸侯,各诸侯间征战不已,据史书记载,春秋近三百年间,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
        4、作为封建制度基础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长子继承制度多不能施行,一些诸侯和有权势的卿大夫在征战中势力壮大,僭用礼乐的现象十分普遍。
        5、春秋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自由职业者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他们早先源于来自当时社会的不同职能部门,先天掌握着当时社会的文化知识和典章制度,通晓天文、历算、地理、宗法礼仪、哲学、军事等各方面知识。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们纷纷著书立说,互相争辩,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其中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
        欲读懂老子的《道德经》,还必须要读汉司马迁的《老子韩非列传》,只有了解了老子身世及其思想主张才能真正读懂《道德经》,否则就可能曲解老子及其作品的真实内涵。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译文]: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
        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
        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
        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
        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
        太史公说:老子推重的"道",虚无,顺应自然,以无所作为来适应各种变化,所以,他写的书很多措辞微妙不易理解。庄子宣演道德,纵意推论,其学说的要点也归本于自然无为的道理。申子勤奋自勉,推行于循名责实。韩子依据法度作为规范行为的绳墨,决断事情,明辨是非,用法严酷苛刻,绝少施恩。都原始于道德的理论,而老子的思想理论就深邃旷远了。
        欲读懂老子的《道德经》,还必须通读五千言全文,在整体把握老子的思想主张后才能对老子五千言中的具体章节的言论进行相对准确的理解,否则就会断章取义,人云亦云,不得要领。
        要把握老子的思想,首先要读懂第一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关于道的本源,以及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恒也。"中蕴含的朴素的辩证思维。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明白老子许多具体的主张的思维逻辑。
        要把握老子的思想,还要弄明白老子思想的起源。
        老子的"道"实际上继承了远古阴阳学说的精髓,只不过老子之学宗《归藏易》,首重"坤"柔,认为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一切以大地为母,主张人应效法天地,自然而无为。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上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一",即"道"先生化了缥缈无边宇宙;然后生二,即以天为阳,以地为阴的地球;然后天地交合,阴阳中和生化了天地间的万物,包括人在内。大千世界的万千变化,都无不遵循"无中生有,有名万物,生化不息,又总归无"的基本规律,也合乎"物壮既老,物极必返"的阴阳循环往复的规律。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类及其社会的生产生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法则才能持续生存下去。
        要把握老子的思想,更要弄明白老子思想的根本出发点:爱民活国。
        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见第四十九章)因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奉于天下者乎?唯有道者乎?"(见第七十七章)具体应对的办法是"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见第二十八章)既然知道人类社会崇尚强者,更应该保护柔弱者,为天下寻求强者与弱者之间平衡点。为天下寻求到强者与弱者之间平衡点,永恒的德才不会偏离大道,社会才会复归于婴儿般的自然、纯朴状态。既然知道人类社会崇尚高贵,更应该保护地位低下者,为天下填平高贵与低下者之间的鸿沟。为天下填平了高贵与低下者之间的鸿沟,永恒的德才能发挥充足的功用。永恒的德才能发挥了充足的功用,社会才能回归到质朴纯真的自然状态。既然知道人类社会有光明的一面,更应该关注其黑暗的地方,为天下制定倡明抑暗的社会规范。为天下制定了倡明抑暗的社会规范,永恒的德才不会出现偏差。永恒的德没有出现偏差,社会才能回归到"大道"。人类社会建立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设定的各种道德规范、法律规范、行为规范等社会制度就是各种"器"。圣人把"朴"作为修定各种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以及考核约束各级官吏的指导思想和衡量标准(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标了)。人类社会要想达到长治久安的根本办法就是其制定的各种制度规范能使国家象大件制品一样(要合"朴"),才能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老子还不能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老子有些具体的主张如"小邦寡民。使有什佰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在把握老子整体思想的基础上对其具体的主张要有所取舍,不能盲从,但也不能以偏概全,简单的全盘否定老子的思想。"
        欲读懂老子的《道德经》,还必须要了解被历代统治者推崇的孔子及其后来儒家的思想主张,与老子的思想主张相对照,才能真正读懂《道德经》。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征在生下孔子。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1]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可见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孔子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洋洋洒洒,千言万语,会同老庄道家、韩非法家思想一举奠定中华文化以后3000年的基础。
        孔子曾在他学说中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道德五伦规范。西汉儒生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在《春秋繁露》一书提出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从此"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作为一种道德原则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五常(仁、义、礼、智、信)"作为规范性法则来协调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用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南宋(1127年—1276年)开始,学者朱熹将三纲五常联用,成为封建社会的金科玉律。
        从此"三纲五常"彻底捆住了中国的心灵和手脚,毒害了中国人一千多年,成了20世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真是"成了萧何,败也萧何",也就应了老子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本来儒家只有《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后来才有所谓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奉为儒家经典是从南宋开始的。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之后各朝皆以《四书》列为科举考试范围,因而造就《四书》独特的地位。宋朝及以后各朝代《四书》已凌驾《五经》之上,成为文人进学求仕的必读之书。而真正能体现孔子思想精髓的《五经》,以及老庄学说和韩非的法家思想等力促中华历几千年而不消亡的文化根源则逐渐不为人所知了。
        古往今来,多少人对《道德经》和《四书一经》进行了注解,但不是望文生义,自说自划,好为人师,就是揣了私货,虽然下笔千言,但离题万里了。随着历史的流转,一部《道德经》,一部《四书》,尤其是孔子的思想被折腾得面目全非。其始作蛹者就是南宋学者朱熹,正所谓《四书》成书之日,正是产生流弊之时。
        悲乎老子,悲乎孔子,悲乎中华!
※本文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予以删除!感恩文字作者!
分享是一种美德!欢迎推荐,感恩!
推荐视频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