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09

【原文】

爱问文中子韩退之。

先生曰:“退之文人之雄耳。文中子儒也。后人徒以文词之故,推尊退之。其实退之去文中子远甚”。

爱问何以有拟经之失。

先生曰:“拟经恐未可尽非。且说后世儒者著述之意与拟经如何”?

爱曰:“世儒著述,近名之意不无。然期以明道。拟经纯若为名”。

先生曰:“著述以明道,亦何所效法”?

曰:“孔子删述六经,以明道也”。

先生曰:“然则拟经独非效法孔子乎”?

爱曰:“著述即于道有所发明。拟经似徒拟其迹。恐于道无补”。

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反仆还淳而见诸行事之实乎?抑将美其言辞,而徒以譊譊于世也?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也。使道明于天下,则六经不

必述。删述六经,孔子不得已也。自伏羲画卦,至于文王周公。其间言易,如连山归藏之属。纷纷籍籍,不知其几。易道大乱。孔子以天下好文之风盛,知其说之将无纪极,于是取文王周公之说而赞之。以为惟此为得其宗。于是纷纷之说尽废。而天下之言易者始一。书诗礼乐春秋皆然。书自典谟以后,诗自二南以降,如九丘八索,一切淫哇逸荡之词,盖不知其几千百篇。礼乐之名物度数,至是亦不可胜穷。孔子皆删削而述正之,然后其说始废。如书诗礼中,孔子何尝加一语?今之礼记诸说,皆后儒附会而成。已非孔子之旧。至于春

秋,虽称孔子作之,其实皆鲁史旧文。所谓笔者,笔其旧。所谓削者,削其繁。是有减无增。孔子述六经,惧繁文之乱天下。惟简之而不得。使天下务去其文,以求其实。非以文教之也。春秋以后,繁文益盛,天下益乱。始皇焚书得罪,是出于私意。又不合焚六经。若当时志在明道,其诸反经叛理之说,悉取而焚之,亦正暗合删述之意。自秦汉以降,文又日盛。若欲尽去之,断不能去。只宜取法孔子。录其近是者而表章之。则其诸怞悖之说,亦宜渐渐废。不知文中子当时拟经之意如何。某切深有取于其事。以为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入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仆还淳之行。是皆著述者有以启之”。

爱曰:“著述亦有不可缺者。如春秋一经,若无左传,恐亦难晓”。

先生曰:“春秋必待传而后明,是歇后谜语矣。圣人何苦为此艰深隐晦之词?左传多是鲁史旧文。若春秋须此而后明,孔子何必削之”?

爱曰:“伊川亦云:‘传是案,经是断’。如书弒某君,伐某国。若不明其事,恐亦难断”。

先生曰:“伄川此言,恐亦是相沿世儒之说。未得圣人作经之意。如书弒君,即弒君便是罪。何必更问其弒君之详。征伐当自天子出。书伐国,即伐国便是罪。何必更问其伐国之详?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于存天理去人欲之事,则尝言之。或因人请问,各随分量而说。亦不肯

多道。恐人专求之言语。故曰‘予欲无言’。若是一切纵人欲灭天理的事,又安肯详以示人?是长乱导奸也。故孟子云:‘仲尼之门,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此便是孔门家法。世儒只讲得一个伯者的学问。所以要知得许多阴谋诡计。纯是一片功利的心。与圣人作经的意思正相反。如何思量得通”?因叹曰:“此非达天德。者未易与言此也”

又曰:“孔子云:‘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孔子删书,于唐虞夏四五百年间,不过数篇。岂更无一事,而所述止此?圣人之意可知矣。圣人只是要删去繁文,后儒郄只要添上”。

爱曰:“圣人作经,只是要去人欲,存天理。如五伯以下事,圣人不欲详以示人。则诚然矣。至如尧舜以前事,如何略不少见”?

先生曰:“义黄之世,其事阔疏,传之者觲矣。此亦可以想见。其时全是淳庞仆素,略无文采的气象。此便是太古之治。非后世可及”。

爱曰:“如三坟之类,亦有传者。孔子何以删之”?

先生曰:“纵有传者,亦于世变渐非所宜。风气益开,文采日胜。至于周末,虽欲变以夏商之俗,已不可挽。况唐虞乎?又况义黄之世乎?然其治不同,其道则二孔子于尧舜,则祖述之。于文武,则宪章之。文武之法,即是尧舜之道。但因时致治。其设施政令,已自不同。即夏商事业,施之于周,已有不合。故周公思兼三王。其有不合,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况太古之治,岂复能行?斯固圣人之所可峈也”。

又曰:“专事无为,不能如三王之因时致治,而必欲行以太古之俗,即是佛老的学术。因时致治,不能如三王之一本于道,而以功利之心行之,即是伯者以下事业。后世儒者许多讲来讲去,只是讲得个伯术”。

【注释】

文中子  王通,字仲淹,号文中子

韩退之  韩愈,字退之

六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乐经,春秋

连山,相传为夏代的易,以艮卦为首,归藏,相传为商代的易,以坤卦为首

典谟  《尚书》中的二典三谟,即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gao yao)谟,益稷谟。

二南,指诗经中的周南和南召

【解读】

这篇文章记录了王阳明和徐爱的对话,从讨论韩愈与王通的不同,然后探讨了孔子删述六经故事,从中引申出了对待典籍和学识的态度。

从这篇对话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以下知识:

1、书不可以尽信,因为有的书里记载了太多的糟粕的东西,没有达到警示后人的目的,却教坏了人如何使坏。

2、孔子删的是些繁文,把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删除掉。

3、要重实,少些繁文,不要搞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东西。

其实这篇对话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对待学习的态度:书可以不必读的太多,或者,读书一定读出精髓,也就是通俗的说,书越读越薄,把书里的内容吃透了,那么的语言只是为表达一个意思,把这个意思领悟到了,书也就不用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