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级

致良知,给你一个读王阳明的理由

秋水 2017-9-24 12:19:28 702

大字 小字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 。
        记得初接触阳明圣学,从一无所知,到随着后来学习的不断深入,从开始对阳明先师一生的传奇事迹惊叹敬仰,到体悟到阳明心学的切实功夫。
        越走近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越是感受到圣人智慧的万丈光芒,真真切切感受到阳明心学的致良知具有一种伟大的正能量。
        《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
        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
        "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良知是镜子,良知是尺度,良知是标准,它能让我们对是非善恶做出判断,它也能在关键时刻让我们做出选择。读王阳明,能让我们更加重视良知,光明良知,听从良知。
        总结起来必须对"致良知"有一颗至诚之心。立下必为圣人之志,付出不亚与任何人的精进努力,才可能修出敬天爱人,无我利他之心。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王阳明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提了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王门四规。
        首先是立志。
        他本人在十二岁时便立下的是成圣贤的志向。为了这个志向,他后来做官、剿匪、即便是被贬至贵州龙场,仍静坐悟道。给弟子讲学时,第一个课题就是立志。而他一生也都在为此体验实践。
        想想周恩来总理曾立志"为天下之崛起而读书",就能知道志向的引领作用是很大的。不同的志向可能会影响一个人今后的道路。
        王阳明用尽一生实现理想,他的功绩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正如他的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读王阳明有什么用?
        王阳明的经历告诉后人,你走过的路都是你的经历,你读过的书都是你的能力。当生活跌至谷底,你且练内心,且增长学问,如王阳明龙场悟道;当被需要时,把平生所学都使出来,如剿匪、平宁王之乱。
        有人问读王阳明有什么用?
        他让我们不怀疑过去听从良知所做的决定,相信良知;他让我们要求自己现在要力争只做符合"善"的规定性的事,不负良知;
        让我们坚定未来,不被外界打扰,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他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信心,良知不孤,将来可期!
        其实,人这一辈子都想成长为自己期盼的模样,那么,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心灵有无限的可能,不断体验生活,要相信上天总会眷顾既有理想又能坚持践行的人,只要尽力挖掘潜能,拥有强大的内心,才可以达到应有的人生高度。
※本文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予以删除!感恩文字作者!
分享是一种美德!欢迎推荐,感恩!
推荐视频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