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级

八句话,道破中国哲学精髓

菜根君 2017-6-16 13:03:27 656

大字 小字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最早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哲学意义: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维反映存在,所以思维也应当是不断变化与时俱进。物质与人以及物质之间应和谐统一。

        一、白马非马
        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食客公孙龙带着一匹白马正要出城,守门的士兵对他说:"马匹一概不得出城。"
        公孙龙说:"白马并不是马,因为白马有两个特征,一是白色的,二是具有马的外形,但马只有一个特征,就是只具有马的外形。具有两个特征的白马怎会是只具有一个特征的马呢?所以说白马根本就不是马。"
        哲学意义:
        "白马非马"的命题问题出在何处呢?从根本上说是割裂了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马是普遍性、共性、一般、抽象;白马是特殊、个性、个别、具体。普遍不等于整体,特殊也不等于部分,这是不同性质的范畴。
?
        2、庄周梦蝶
        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
        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
        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
        庄子却以为不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
        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哲学意义:
        其探讨的哲学课题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究竟能不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

        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据《坛经》记载,禅宗五祖弘忍要选择继承人,特命每个弟子作一首诗,以考察对佛家教义的理解。开始时,弟子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动笔。只有神秀思考数日之后,写下这样四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偈语以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道成佛的传说为据,表示要使自己像菩提树、明镜台那样洁净,一尘不染。
        六祖慧能当时还是一个挑水打杂的和尚,他看了这首诗后在旁边又写了四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他认为人根本就不是"物",也无身可修,只有佛家信念。广而言之,世界上"本无一物",什么东西也没有,所以也无什么尘埃,亦无所谓污染。
        哲学意义:
        慧能和尚否认物质的存在,认为"万事皆空"、"四大皆空,"而只有佛家信念的存在,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传习录》记载: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
        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存在即被感知。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不致"良知",外在世界尽管五彩缤纷,但对我毫无意义可言。
        哲学意义:
        王阳明认为心,亦即实质上的人的主观精神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天地万物以至草木瓦石都是"人心一点灵明"的体现,心之外没有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一种较为彻底的唯心主义。

        六、格物致知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中的这段话后来被朱熹简约为"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特别是后四条人们更是耳熟能详。
        这段话述说了认识的过程和认识的功效,而整个认识过程的基础是"格物"。
        哲学意义:
        世间事物的存在以及变化是有其道理的,人也是具有认知能力的。
        因此,只要从实际出发,从已有的知识出发,经过长期的用功,就能真正地认识事物,到那个时候自己的心灵也会豁然开朗。

        七、天下万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
        魏晋时期王弼在注《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时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本"指天下万物生存的根据。
        任何事物都要以某种属性为其存在的条件,但其所具有的属性都以没有任何规定性为前提的。
        王弼不是通过肯定万物的同一性,而是通过否定其差异性,而找到"无"作为万物之本的。万物都产生于道,不复归于道,以至无穷。
        任何个别事物都有局限性,只有"无"才是无限的、绝对的、永恒的。
        哲学意义:
        这句话中"无"生出有形有象的万物,万物最后又复归于无,而这种"无"的本体,实际上是一种客观化的精神。把精神看作万物特别是人生的归宿,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八、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出自《荀子天论》。
        意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
        哲学意义:
        属于哲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本文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予以删除!感恩文字作者!
分享是一种美德!欢迎推荐,感恩!
推荐视频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