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有什么意义?
admin 2019-3-14 9:09:27 716
大字
小字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突飞猛进,市场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为人类带来物质繁荣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当代中国,国人读书越来越少了,而仅有的文化学习也趋于功利性和消遣性。
在人人追求成功的大背景下,人们的内心越来越空虚,精神压力在日益加大,发达国家的自杀率和枪击案件发案率在急剧上升,体现出来的是人心浮躁、乱象纷呈,功利金钱美色充斥耳目,占满心间;芸芸众生争名夺利,随波逐流,烦恼丛生,睡眠不安,吃饭不香,给社会进步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危害。
我们不由得要反思,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每一个人怎么了?反思之下,我们所能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发展了,文化却没有同步发展,我们的社会"病"了;追求物质的压力太大,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放弃了精神文化的需求,思想基础薄弱了,两手的不平衡让我们每一个人"病"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
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
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她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就其学派而言,包含了百家学说,有孔孟的儒、老庄的道、六祖慧能的禅,还有孙子的兵法,韩非子的法术势,鬼谷子的谋略,黄帝的养生之道等等。就其学科而言,包括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等等。
就其倡导的精神素质,即是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这些古圣先贤的思想精髓都体现在各自的经典之中。一个民族的经典是这个民族精神、民族智慧的载体!所以作为中华炎黄子孙中的一员,更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我们做幸福的人,不怕坐冷板凳,不热心名利追逐,心静并且心安,这是世上最幸福的回报。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社会趋向安定,每个个体不搞名利争斗,社会自然安定,世界也就太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我们看清古今、预知定数,知古今则一切虚假的东西不能轻易欺骗,知定数则许多可能的危险或能预料或能避免,如不能改变,也能安然接受。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我们的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陶冶我们的情操,开启我们的心智,能使我们的人格更加健全。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但传承了传统文化,更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开拓自己的思维,学习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使我们确立稳定的信仰和价值观,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
※本文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予以删除!感恩文字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