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级

王阳明:你的人生慌乱不堪,根源就是得失之心太重!

秋涛 2018-11-29 13:33:48 623

大字 小字
        王阳明说,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金钱、名利、地位。不过,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有的人却只是一门心思地追求外物。
        如果我们的内心永远盯着那些外物,必然会累得死去活来。
        而心学的最大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为指引,追求什么都是可以的。
        因此,王阳明心学不仅是我们身心修行的法宝,还是我们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
        1、最靠谱的修炼是做事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
        王阳明告诉我们,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
        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2、私欲乃人生之大患,求之不得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克制自己务必要将私心彻底扫除干净,一点私欲没有才算可以。有一点私欲存在,众多的恶念就会接踵而至。
        如果留存一点私欲,就如同在堤坝上豁开了一道口子,很容易就造成大坝的决堤。所以克己修身,是来不得半点妥协的。
        3、工作生活慌乱不看,皆因得失之心
        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处理事情出现有时好有时不好的情况,并伴有困顿失序的弊端,这都是由于被毁誉得失的心所连累,不能实际地获得他的良知。
        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会蒙蔽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
        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态度。
        4、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事情是要面对的,人是要在事上磨的,逃避是永远没有出息的。
        5、物欲横流,蒙蔽心性
        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如果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道。然而,平常人大多被物欲牵累蒙蔽,不能遵从良知。
        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6、人人皆为圣人,衣食住行就是神通
        要善恶分明,更要爱恨分明
        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
        人只要喜好善行如同喜爱美色,憎恶恶行如同讨厌恶臭,他就是圣人了。
        王阳明告诉我们,圣人其实很简单、很平常,就是知道善恶,并能从善如流、嫉恶如仇。这就是大道至简。
        7、心正气顺,真正的涵养,不迁怒,不贰过。
        心正就是少发怒
        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
        一个人在忿怒时,较容易感情用事,有时会怒得过分,就失去廓然大公的本体了。因此,有所忿怒,心就不能中正。易怒、爱怒、暴怒,那都是修养不足的表现。
        注意和克制自己的怒气,则正是矫正涵养之路。
        8、所有的问题,都是自身映照,都是自己的问题
        这个世界没有对不起你
        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如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你如果是以厌弃外物的心去静中寻求,相反只会养成骄横怠惰的恶习。你若不厌弃外物,再到静处去涵养,这样就是可以了。
        一切都是你心的问题,你以为你是被辜负,其实不过是你的私心私欲没被满足、顺从和将就罢了。所以,摆正心态是第一步。
        9、好好吃饭,就是修行
        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从安安静静做好和享受当下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这些,正是收摄心思,正是修行炼心。
※本文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予以删除!感恩文字作者!
分享是一种美德!欢迎推荐,感恩!
推荐视频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