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级

《易经》的智慧:同人卦教你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2017-10-20 8:10:58 841

来源于:广州日报

大字 小字


天与火,本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周易》的作者却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点,并将其组合命名为“同人”。这一卦启示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既要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又要看到异中之同,应以求同存异为原则,尽量与人和同。

 

同人卦指导不同的人能更好地相处

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许多差异。正因为有差异,人类社会才如此的丰富多彩,但同时又产生了许多矛盾和冲突。如何才能使人们做到异中求同、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并最终实现天下大同,这就是《周易》第十三卦同人卦所阐述的主题。

所谓“同人”,就是与人和同。“同”字有呼应、协同之意。这个卦名取自该卦的“卦辞”(“卦辞”有“同人于野”之语),从“卦辞”和“爻辞”中抽取一个或两个字作为卦名,是《周易》的惯例。“易者,象也”,“卦辞”中出现“同人”二字,当然与同人卦的卦象有关。从卦形来看,同人卦的上卦是乾卦,下卦是离卦。汉代一些易学家认为,乾卦在先天八卦方位中居南面,离卦在后天八卦方位中也居南面,两者有共同点。所以荀爽说:“乾舍于离,相与同居。”《九家易》称:“乾舍于离,同而为日(离卦代表太阳)。天日同明,故曰‘同人’。”近代易学家尚秉和也持这种观点。宋代易学家程颐认为:“天(乾为天)在上者也,火(离为火)之性炎上,与天同也,故为‘同人’。”这种观点也有一定代表性。

 

君子应明察同异最终和而不同

根据卦象,“象传”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提醒“君子”应区分人物的异同。“大象”说:“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意思是说,天(乾)与火(离)组成同人卦,“君子”观此卦象,应效法天的无私和火的光明,明察各种事物的同异,以便异中求同,求同存异。“大象”所传达的思想很明确,就是实现天下大同并不意味着要消灭个体和文化的差异性,而是在保留差异性的前提下追求和同,即和而不同。就像天与火本来风马牛不相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但两者之间也有相同之处。天与火尚能组成同人卦,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能实现和同呢?

既然以“同人”作为全卦的主题,作者在写“卦辞”和“爻辞”时,必然围绕着这个主题做文章。“卦辞”说:“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所谓“野”,就是旷野之地。《尔雅·释地》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可见古文中的“野”是指离城邑很远的地方,在这里则泛指“天下”。“卦辞”的意思是,与人和同,要以天下大同为目标,尽量扩大其范围,这样才能亨通,有利于克服最大的困难(在古代,“涉大川”是最困难的事情之一),有利于大公无私的“君子”践行天下大同之道。

这里所说的“君子”,是指组成该卦的离卦和乾卦的中爻,即“六二”和“九五”。“彖传”解释说:“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离为火,代表“文明”,乾为天,代表“健”(即自强不息)。“中正而应”是指下卦(离卦)的中爻与上卦(乾卦)的中爻,均居中正之位而且阴阳相应。“彖传”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卦的上下“二体”,不仅代表着人类追求文明和自强不息精神的融合,而且其主体互相呼应,这正是“君子”所践行的正道。

 

在求同的开始要主动与人沟通

当然,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同,是漫长而艰难曲折的过程。同人卦的“爻辞”,用非常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示了这一过程,并给出了种种提示。

 

同人卦第一爻是阳爻(“初九”),这一爻与相对应的第四爻(“九四”)同性相斥,不能和同,但与第二爻(“六二”)靠得最近,可以求同。“爻辞”说:“同人于门,无咎。”即言出门就可以遇到知音,不会有过失。这条“爻辞”提示:在求同的初始阶段要主动与别人沟通。

第二爻(“六二”)是全卦的主爻,是上下五个阳爻都想争取的目标。“爻辞”说:“同人于宗,吝。”“宗”即宗族、宗派等。与宗族内的人保持和同,本是好事。但本卦的宗旨是求大同而不是求小同,追求大同不能有狭隘之心,所以“爻辞”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吝”(事情不好办)。从对应关系来说,“六二”与“九五”相对应,且阴阳相配,为“正应”。但“六二”与“九五”和同,必然会引起其他阳爻的嫉妒,尤其是第三爻和第四爻,所以不能有厚薄亲疏之别,应当大公无私,与人和同。

第三爻阳爻居阳位,象征刚暴之人。又在“六二”的上位,表明他不会像第一爻那样顺势而为,而是有和其他人一争高下的野心。“爻辞”说:“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意思是,为了与其他阳爻争夺“六二”,他潜伏在林莽之中,还时不时爬上高陵观察周围的形势,但一直找不到机会,以至于浪费了三年的时间。这条“爻辞”给出的提示是:与人和同不能勉强别人,要以自愿为原则。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条“爻辞”最好的诠释。

 

与人和同宁缺毋滥

第四爻的处境与第三爻差不多,只是所处位置不同。这一爻是阳爻居阴位,比第三爻要冷静一些,虽欲与“六二”牵手又考虑到竞争对手太强,所以不敢贸然出击。“爻辞”说:“乘其墉,弗克攻,吉。”意思是,虽然地位较高,但与其他人争夺“六二”,没有必胜的把握,只能放弃,结果吉祥。这条“爻辞”给出的提示是:己之所欲往往也是人之所欲,在自身条件还不足以与人竞争的情况下,应保持冷静。

第五爻(“九五”)居尊位,与“六二”阴阳相应,两者之间的和同本是天经地义之事,但由于第三、四爻的阻隔,经历了一个艰辛的过程。“爻辞”说:“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号咷”就是哭叫,“大师”就是大军。这条“爻辞”的意思是,“九五”与“六二”的和同,先悲后喜。因为有些人不讲理,只能动用武力,才实现了和同。弦外之音是:实现和同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必要时要用战争换取和平。宋代易学家杨万里举例说,西周初年时,周公(相当于“六二”)为了辅佐年幼的周成王(相当于“九五”)治理天下,日不暇给,呕心沥血,但仍避免不了各种流言蜚语,管叔和蔡叔(相当于“九三”和“九四”)更发动了叛乱。无奈之下,周公只好亲率大军平定叛乱。西汉的霍光(相当于“六二”)辅佐汉昭帝(相当于“九五”)也发生了类似的变故,在摆平了上官桀和桑弘羊(相当于“九三”和“九四”)等人之后,才稳定了国家的政权。

第六爻(“上九”)居外卦之上,又无呼应,显得有些孤独。“爻辞”说:“同人于郊,无悔。”“郊”是城外之地,亦即郊区。在偏僻的郊区想与人和同,谈何容易。但即使如此,也无怨无悔。这条“爻辞”给出的提示是:与人和同,宁缺毋滥。

同人卦提出的“同人之道”,是“大同”思想的源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以求同存异为原则,我国才实现了各民族的大融合。现在有些人在解读这一卦时,把“五阳一阴”看做是五个男人追求一个女人,把爻与爻之间的关系解读成男女感情的纠纷,貌似形象生动,实则离题千里。此卦既然以“同人”为主题,就不会把话题扯到感情婚姻上去。如“六二”和“九五”阴阳相应,如把这种关系理解成男女关系,就表明双方都很专一,结果肯定吉祥。但“六二”的“爻辞”却说“吝”,原因是认为“六二”不能只顾与“九五”和同,而忽略了与其他人的和同。言下之意便是“六二”不能太“专一”,应破除一家、一族的私见,追求更大范围的和同,可见不能从男女私情的角度理解这条“爻辞”。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