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04章 里仁
孔门弟子 2017-6-25 10:01:33 0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注释】
①里:这里作动词用,指居住。②处:动词,与上文“里”同义。 ③知:同“智”,(《论语》的“智”都写作“知”。
【译文】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而不选在 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怎么能说是明智呢?”
【解读】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抒。(《三字经》)
“孟母三迁”的故事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了。其实,它正好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了孔子“里仁为美”的思想。
荀子说:“品质高尚的人居住一定要选择地方,交游一定要选 择朋友,这是为了远离歪风邪气而接近仁义道德。”(《劝学》)
讲的依然是“里仁为美”的意思。
用现代教育学的观点来看,“里仁为美”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 重要影响,其道理已不需要多说了。
问题倒是在于,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居住条件又有多少 选择的自由呢?
人满为患,生存空间紧张,能有一个栖身之所(人均四平方 米)就不错了,有两室一厅已是谢天谢地,管它是在地下“红灯 区”附近还是在什么乌烟瘴气、乱七糟八’的严重污染之处,哪里 还谈得上选什么好的小区呢?即便万幸遇到有所选择,那也是首 选水、电、气三通,哪里还敢奢望选什么有仁厚风气的地方居住 呢!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里仁为美”不过是一种向往罢了。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注释】
①约:贫困。②利:顺从。
【译文】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处在贫困的境地,也不能够 长久地处在安乐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智慧的人顺从仁。”
【解读】
仁者安于仁和智者烦从仁是由于他们气质不同,如孔子在另 外的地方所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雍 也》)水性动,动者顺势,所以须从仁;山性静,静者安定,所以 安于仁。但无论是安于仁还是顺从仁,对仁的追求都是一致的。
不一致的是不仁者,亦即没有仁德仁心的人。由于没有仁德 仁心,所以缺乏主心骨,缺乏稳定的人格,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 不能够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如果是处在贫困之中,不能够做到 安贫乐道,做到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如果是处在安乐之中, 也不能够做到久享安乐,做到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一言归 总,这种人因为缺乏安身立命的基础,所以必然是反复无常的小 人。而仁者和智者因为有智慧,有涵养,修养达到了仁的境界,所 以无论处于贫富之间还是得意失意之间,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 素。
这就是有没有仁心之间的区别。所以,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础。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注释】
①好(hdo):喜爱。②恶(W0):厌恶。
【译文】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喜爱人,才能够正 确地去厌恶人。”
【解读】
子贡曾经向孔子请教说:“一乡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样?”
孔子回答说:“难说。”子贡又问:“一乡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又 怎么样呢?”孔子还是回答说:“也难说。只有当乡人中的好人喜 欢他,乡人中的坏人厌恶他时,我才能肯定他是好人。”(《子 路》)
又有一次,孔子说:“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对他加以考察; 众人都喜欢他,也一定要对他加以考察。”(《卫灵公》)
可见,对一个人的好恶一定要有是非标准,既不能只凭个人 的私心得失之见,也不能被舆论所左右,人云亦云。
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孔子提出了“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 确地去喜爱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厌恶人”的看法。实际上是要求 我们修养以“仁”为核心的内在品格,克服偏私之见,正确对待 他人。
【原文】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注释】
①苟:如果。②恶(e):邪恶,与上一章“厌恶(wu)”用法不一样。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修养江德,就不会有邪恶了。”
【解读】
前一章对人,这一章对己,都是强调修养仁德的重要意义。
当然不会是说只要一立志修养仁德就没有邪恶了,凡事总有 一个过程,这种“立竿见影”式的效果事实上是不可能出现的。圣 人之言,不外乎是强调罢了,不可作胶柱鼓瑟的理解。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注释】
①这句的“得”’宇应是”去”字之误,②恶(Wu)乎:哪里,怎么。 ③造次:匆忙,仓促。①颠沛;穷困,受挫折。
【译文】
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 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 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一旦离开 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声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一哪怕是 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 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解读】
我们今天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道”?合法之道。
说到底,也就是仁义之道—一仁道。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 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 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就原则。用孟子的话来说,还是那 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当然,这里的前提是要有生活的原则。对于那些“跟着感觉 走”,甚至“过把瘾就死”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了。 面对激烈的竟争,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只要能达到目的,不择 一切手段,还有什么仁道的原则可遵循呢?如果说有,那也是 “盗亦有道”的原则——目的就是一切。
这已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选择问题了。
【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无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解读】
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注释】
①党:类别,类型。
【译文】
孔子说:“人的过错各有不同的类型。观察一个人的过错也可 以知道这人有没有仁心。”
【解读】
观过知仁,实际上也就是从一个人所犯的过错中识别人。这 是很有意思的考察人的方法。
据《后汉书·吴祐传》记载,有一个叫孙性的人私自搜刮老 百姓的钱买来衣服孝敬父亲,父亲知道后大怒,孙性也知道自己 做错了,便拿着衣服去向吴拓自首。吴拓问明缘由后说:“因为孝 敬父亲而承受了污秽的名声,这就是‘观过,斯知仁矣!”不仅 没有处罚孙性,反而将衣服送给了他,让他去孝敬父亲。
这就是“观过知仁”方法的实际运用,这种方法蕴含着从反 面看问题的辩证思想,说它有“一分为二”的观点也无不可。因为,每个人都难免会有过错,但过错的性质有所不同。有的过错 是“十恶不赦”的,有的过错却有种种复杂的原因,比如说动机不错,但结果造成错误。如此等等,都需要我们作细致的观察、分 析,找出他之所以犯错误的原因,从他的过错中进一步认识他的 品质,发现他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加以合理的利用。
这种“观过知仁”的方法,是不是应该编入“人才学”或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教村中去呢?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注释】无
【译文】
孔子说:“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解读】
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朝闻道,夕凡可矣!”正是一种探索真理,献身真理的态度 和精神。
夏明翰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真理比生命更重要, 自然可以“朝闻道,夕死可矣!
绝对的理想主义者是能够做到死而无憾的。
【原文】
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注释】
①士:“士”在古代有多种含义,是一种特殊的阶层,总起来说,是指有 知识,有修养,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论语》中的“士”则多指读书人,即 知识分子。
【译文】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 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解读】
按照孔子的观点,一个人既已主志献身于精神方面的事业,就 不应以吃穿等物质方面的生活为追求,因为他的。。思不能被物质 方面的欲望所分占。
这种观点在过去的时代是理所当然,不言而喻的。但自从进 人商品经济的时代,物质文明的诱惑日益渗透精神的领域后,这 种观点遭到了空前严重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新一代的读书 人已不可能完全清楚地分开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追求的界线。进 高档酒谈,穿名牌服装已绝不仅仅是一个物质享受的问题,而转 化为一种精神方面的标记和象征。所以,范文澜式的“板凳要坐 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也好,陈景润式的追求“哥德巴赫猜 想”的精神也好,似乎都已被所谓“雅皮士”的追求所取代了。
所谓“雅皮士”的追求,正是“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 既要立志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又要高档次的物质生活享受。
这当然是孔圣人所不能同意的。
【原文】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注释】
①适:可。②莫:不可。③比:紧靠,为邻。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无可无不可,只要是符合正 义的就行。”
【解读】
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 不这样不可的,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原则就行。
这反映了孔子“毋必毋固”(《子罕》),通权达变的思想。正 如孟子对他的赞美:“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人,可 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只有“义”是唯一的标准。所 以,孔子又被称为“圣之时”,是识时务的圣人。
是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凡事要取一种灵活洒脱的态度,只要 是不违背大原则,过去一点过来一点,先一点后一点,左一点右 一点,无关宏旨,不伤大雅,也就无可无不可了。
这一点,似乎更符合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
不过还是需要提醒一句:前提是“义之与比”—一正义的原 则可是万万丢不得的。
【原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注释】
①刑:法度。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君子 心怀法度,小人却一心贪图实惠。”
【解读】
君子想的是道德法律,小人却一心想看“三亩地,二头牛,老 婆、孩子、热炕头”。
其实,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原本也不错,关键是要注意如下 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不要因为田土,因为贪图实惠而忘了道德和法度,做 出有伤道德原则,触犯刑律的事情来。
第二,不要因为贪恋田土,贪恋老婆孩子热炕头而放弃了对 仁道,对精神文明方面的追求。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处理得好,也就对了。但如果处理得不好, 只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一心贪图实惠,唯利是图,那就见出君
【原文】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注释】
①放(fang):依据,根据。
【译文】
孔子说:“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来很多的怨恨。”
【解读】
一个人算得太精,凡事都以自己能否获得利益为依据来进行 处理,唯利是图,最后必然是以招来怨恨而告终。
因为,你算人家,人家也算你,大家都以能否获利为依据,而 一件事情、一桩生意的利总是有限的。馍馍只有那么大,你吃多 了,人家必然就吃少了;反过来也是一样,人家吃多了,给你留 下的也必然就少了。所以,一件事、一桩生意下来,总是有人怨 恨,不是你怨恨人家,就是人家怨恨你,结果总是以不愉快告终。
这就是“时时刻刻忙算计,谁知算来算去算自己”的道理;也 就是“放于利而行,多怨”的原因所在
【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注释】
(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解读】
孔子把“礼”的原则推而广之,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这在古代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孔子时代的“国”乃“诸侯国”,均属中国境内的兄弟国家。然而,在近代以来,曾国藩等人仍主张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采取“礼让为国”的原则,那就难免被指责为“卖国主义”了。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注释】
①所以立:“立”和“位”通用,“所以立”即“所以位”,也就是担任职 位的才能。②莫己知:“己知”即“知己”,因前面有否定词“莫”而倒 装。③为可知:被别人知道的依据。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怕的是没有担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让人知道的本事”
【解读】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 (《宪问》)
而在另一个地方,他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把这句话又倒过来重复了一遍:
“君子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卫灵 公》)
加上《学而》篇所说的“人不知而不惧,不亦君子乎?”“不 患人之不己知,惹不知人也。”孔子真可以说是翻来覆去地说到这 个话题了。虽说《论语》是学生笔记,可能有重复之处,但既然 已经过编辑整理,依然有这多次出现,那就只有一种理解,就是 孔老夫子的确反复多次强调过这个话题,给学生留下异常深刻 的印象,以至于重复出现也不嫌累赘,而予以保留。
问题在于,孔子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申说这个话题呢? 这大概与他一生追求“克己复礼”,周游列国而“累累如丧家之 火”,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分不开。可以说,不被人知道, 不被人了解,这是他终身未能解开的一个“情结”。不然的话,为 什么一向微言大义的圣人在这个问题上竞如此唠唠叨叨地说个不 停,听来总让人感到是在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呢?
不过,话虽如此说,但圣人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所开的药方 对于那些怀才不遇者,怨天尤人者倒的确能起到强心镇静的作用 哩。
更何况,无论别人知不知道自己,了不了解自己,苦练内功, 增强才干总是不错的罢。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释】
①参;曾参。②贯;贯穿,贯通。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 “是。”孔子出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忠恕两个字罢了。”
【解读】
什么是忠?什么是恕?
曾子没有说,但孔子自己在别的地方有过解说。
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 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不是“二”以贯之。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 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 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 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平?”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觉!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所 谓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 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我们今天在中小学生中开 展“心中有他人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推行的忠恕之 道。推而广之,所谓“让世界充满爱”,又何尝不是忠恕之道的体 现呢’?
【原文】
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注释】
①喻:明白,懂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解读】
这正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一样, 把“义”与‘喇”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并列起来,让你作二者不 可得兼的选择。
你选择‘义”还是“利”呢?
其实,你已没有选择,因为你只能做君子,不能做小人。
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君子羞于言利”的传统心态。直到 进人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人们才发现,君子也要“不羞于言 利”,该做的贡献要做,该拿的钱也照样要拿。也就是既要“喻于 义”,也要“喻于利”。
于是便有了“义”与“利”之间的若干纠葛,若干不清,若 干的尴尬人做出若干的尴尬事。比如说“义演”还是‘利演”的 问题,劳动所得还是贪污受贿的问题,如此等等,举不胜举。
问题是不是出在“利”这头猛兽一旦被释放出来,“义”就不 大招架得住呢?就像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魔盒一样,一旦放出 了魔鬼,人间就不得安宁。
所以,圣人要把“义”与“利”分别开来,并用君子和小人 加以严格的界限。其用心良苦,不外乎是要求我们重“义”而轻 “利”罢了。
【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释】无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 应该反省一下有没有与他相同的毛病。”
【解读】
老子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 子》第27章)与孔子这里的意思正好相同。好人固然可以成为我 们的老师,我们学习的榜样,坏人也可以成为我们对照自己的镜 子,我们的借鉴。
在歌德那本著名的《浮士德》里,恶魔靡非斯特非勒斯就成 了浮士德博士追求真善美的引路人。他的助恶,他的阻碍向上,都 成了浮士德不断追求、自强不息的刺激。善与恶,美与丑,积极 与消极就是这样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
所以,宗教的精神总是要求我们既爱自己的老师,也爱自己 的敌人。而不仅仅是恨他,厌恶他。这里面的深刻含义,除了要 爱他因而拯救他之外,也有以他做你的镜子,借以自我反省的意 思在内。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注释】
①几(ji):轻微,婉转。③违;冒犯。③劳:忧愁。
【译文】
孔于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应委婉地劝阻。如果见他 们不愿意听从,仍然应该恭敬地侍奉他们,不得冒犯。虽然心里 忧愁,但也不能怨恨。”
【解读】
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加以劝阻,是陷父母于不义之中,自己也 是不义。劝阻而不恭敬委婉,是不孝。劝阻不听而大吼大叫冒犯 父母,甚至心生怨恨,那就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了。
因此,要情理兼顾,做得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之逍。
当然,恰久是这一点最为困难,尤其是对我们今天号称“小 皇帝”的独生子女来说,要做到就更是难乎其难了。
是不是要求过分了呢?
反过来想一想吧,当你年幼无知的时候,当你启蒙成长而错 误不断的时候,父母是怎样不厌其烦地对待你的呢?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今》)
又有什么过分和委屈呢
【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注释】
(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要离家远行。如果非远行不可,也要有一定的方向。”
【解读】
在当今天涯若比邻,以旅游业可富国兴邦的世界大串连时代, “父母在,不远游”似乎已成了荒唐可笑的言论。
然而,古人交通不便,音讯难通,不像今天从南疆到北国飞机可当天打来回,“大哥大”手机游漫全国,随时可以打一通回家。 那时远游在外,少说也是一年半载,万一父母急病框紧迫有事,难 以召回,往往误了大事,甚至有错过了给父母送终的遗憾。所以, “父母在,不远游”并不是无稽之谈,而是要求做子女的时时不忘 孝敬父母的义务,在安排自己的活动时要想一想二老在家的实际 情况,加以合理的调整。
何况,即使在当今时代,离家远游的人不也音讯常通,几天 一封信,一日一通电话吗?之所以如此,不外乎是为了使家里人 释念放心而已。可见,人之常情,古今并没有什么不同。
所以,至少“游必有方”在今天还是适宜的罢。
【原文】
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1)本章内容见于《学而篇》1·11章,此处略。
【译文】无
【解读】无
【原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注释】无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记挂在心头。一方面为他们添寿 而欢喜,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
【解读】
喜则点歌祝寿做生日,惧则汤药侍候问寒暖。
孝子之心就这样体现。
尤其是在当今经济日渐发达的时代,父母多半已不需要子女 赡养.不少家庭父母和子女还是各立门户分开生活,平时尽孝的 地方较古人已少了许多,老父老母所期望的,不外乎是 做子女的 心到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做子女的还有什么理由连父母的年纪 都不放在心上呢。
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就难逃“不孝之子”的罪名了。
扪心自问,你是不是这样的“不孝之子”呢?如果是,那就 赶快去记住你父母的年纪吧。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注释】
①耻:意动用法,以.....为耻。②躬:自身。这里指自身的实际行动。③逮:及,赶上。
【译文】
孔子说:“古人言语不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 动跟不上为耻辱。”
【解读】
就像“人不知而不愠”一类的话题一样,关于言与行的关系 问题,孔子也作了三番五次的强调。
在《学而》篇里,孔子说过“敏于事而慎于言”。在《为政》 篇里又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在本篇里,除了这里的说法 外,孔子还说:“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在《宪问》篇里,孔 子又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所有这些说法,意思都只有一个,就是要求言行一致,多做 少说。或者如俗语所说:“说到做到,不放空炮。”
据《三国志·马良传》载,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言 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没有听刘备的话,在街亭 之战中重用了马谡,结果马谡兵失街亭。诸葛亮在用人问题上犯 了一个大错误,只好挥泪斩马谡,自己追悔莫及。
夸夸其谈,言过其实,十有八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还是多做少说,言行一致为好。
【原文】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注释】
①约:约束,指严于律己。
【译文】
孔子说:“因为严于律己而犯错误的是很少的。”
【解读】
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是儒学倡导的重要品质之一。
严于律己就是要常常约束自己,谨言慎行,不放纵,不浮泛, 甚至于像曾子所做到的那样:一日三省,进行自我检查。这样做 的结果,当然是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了。
只不过,对现代人来说,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修练方式似乎 是太认真,太沉重因而也太累了。所以,真正能做到严于律己的 人在今天已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都追求轻松,追求潇洒。
如果圣人有知,又该说些什么好呢?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注释】
(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解读】无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注释】无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同志和朋友。”
【解读】
一方面,有道德的人自己有修养和风范,自然会影响周围的 人,吸引周围的人成为同志和朋友。
另一方面,有道德的人既已献身于道德学问,就会耐得住孤单和寂寞,即便暂时没有得到周围的人理解,也会在道德学问中, 在先贤的思想和人格中找到神交的同志和朋友,这样,他也不会 孤立。
说到底,因为道德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绵延发展的,所 以,有道德的人也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总会找到自己的同 志和朋友。
【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①数(ShUO):频繁琐碎。②斯:则,就。
【译文】
子游说:“服事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 交大频繁琐碎,反而会遭到疏远。”
【解读】
有人向孔子问做大臣的事,孔子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 不可则止。”(《先进》)
于贡向孔子问交朋友的事,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 止,毋自辱焉。”(《颜渊》)
两方面合在一起,正是子游在这里所说的:“事君数,斯辱美; 朋友数,斯疏矣。”
说起来也是,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君臣之间也好,朋友之 间也好,保持一定的距离反而是全交之道。所渭“远香近臭”;所 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其实都有这种意思在内。
比如说,作为下级,作为朋友,你当然有义务劝谏你的上级, 你的友人,但如果他们不听,不采纳你的意见,那也就算了。你 的话说到了,义尽到了嘛,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你硬要一厢情愿 地强迫他们接受你的意见,非要显示自己的忠心,显示自己的友 情不可,每次见了面就说,呼呼叨叨,情急辞切,给人咄咄逼人 的感觉,其结果是上级讨厌你,朋友疏远你,效果适得其反,弄 得不好,真会自取其辱。
这方面的例子在历史上多得很,就是魏徵那样杰出的大臣,又 遇到唐太宗那样宽宏大量的皇帝,不也好几次因为功谏唐太宗而 差点丢掉性命吗?遇到那些平庸的皇帝,即便你忠臣拼死一谏,也 不外乎是白丢性命一条罢了,根本不起作用。
所以,还是保持一点距离为好。能行则行,不行则止,不要 自取其辱。